校园网报修热线:2745008

学校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校新闻 > 正文

【科研活动周】437ccm·必赢国际首届“科研活动周”圆满结束

发布日期:2025-01-20    来源: 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摄影:      编辑:科研处      审核:      发布:      点击:

5天、11场学科建设讨论、35场学术报告、99本申报论证书、600余名教师科研大亮相……1月13日至17日,学校举办了首届科研活动周,围绕“强化有组织科研,激发创新活力”主题,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科研活动。

“这是一次凝聚人心、推动发展的盛会”,党委委员、副院长阳光宁在1月17日总结会上用“四个空前”总结了活动周成效,“活动内容丰富空前,规格层次高空前,参与人数之广泛空前,学术氛围浓厚空前,达到了预期效果。”他表示,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布局关键之年,更是学校硕士单位建设的冲刺之年,做好科研工作意义重大、使命光荣。要统一思想、提高站位,进一步凝聚共识、明确方向,切实增强科研先行的紧迫感、责任感、使命感。要突出重点、狠抓关键,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对2025年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计划安排上来,提升有组织科研能力,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,力争有所突破。要健全机制、强化保障,完善管理服务机制,着力加强科研政策供给,突出强化科研诚信建设,切实关心关怀科研人员,为学校科研工作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生态氛围。

“本次科研活动周促使二级学院明确了2025年的科研工作目标。”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吴国志教授表示,通过与专家和广大教师的讨论分析,进一步确定了科研目标达成的路线和方法,解放了思想,开扩了视野,找到了开展科研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,每名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科研目标和计划。

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张永教授说:“本次科研活动周是在‘申硕迎评’的关键阶段举办的重要活动,极大激活了教师的科研热情,大家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学校科研工作做出新的贡献。”

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祝亚雯博士有过申报课题未果的气馁,她感慨道,科研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,经过与众多教授、专家深入交流,“更加坚定了信心,只要坚持不懈,保持一颗永远学习的心,未来必能在科研领域有更多的建树”。

“面对新时代的挑战,单一学科的局限性日益显现,学科交叉与融合将为科研带来全新的视角与解决方案”,外国语学院吴丽莹博士说道,“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将成为推动科研创新与突破的关键。”

地理与规划学院陈实博士表示,唯有始终保持对科学的热情与探索的好奇心,与导师、同事及同行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,才能在困境中锻炼意志、积累经验、解决问题,实现突破与进步,推动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。

作为一名“青椒”,艺术与教育学院吴慧娴博士十分感慨,“在倾听专家学术指导后,我更加相信在科研这条道路上,行则将至,行而不辍,未来必可期!”

(供稿:科研处、 宣传部/摄影:宣传部 周庆庆/编辑:袁梦成、周庆庆/审核:俞念胜、朱坤)